2021世界计算大会国际青年“菁英荟”论坛将于2021年9月17日(星期五)14:30-17:20在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新校区中南讲堂举行。
会议面向全球邀请计算领域优秀的中外青年学者,围绕算法、算力、算据等领域的前沿话题与最新成果等方面进行分享,启迪思维,开拓视野,促进全球计算领域优秀青年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,站在国际视野上,为整个计算领域发展搭建一个创新思想碰撞、智慧交融平台。
国际青年“菁英荟” |
主持人:陈翔 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党委常委、副校长 |
14:00~14:30 |
嘉宾签到 |
14:30~14:35 |
介绍与会嘉宾 |
14:35~14:40 |
致辞:胡岳华 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党委常委、常务副校长 |
14:40~15:00 |
主题演讲:从头研发先进的系统软件 演讲人:郑纬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 |
15:00~15:20 |
主题演讲:数字孪生赋能物联网 演讲人:张 彦 欧洲科学院院士,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,挪威工程院院士,IEEE/IET Fellow |
15:20~15:40 |
主题演讲:工业互联网最后一公里: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 演讲人:李向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与智能学部常务副部长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执行院长,ACM Fellow及杰出科学家,IEEE Fellow,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|
15:40~16:00 |
主题演讲:超大规模多模态预训练改变了什么? 演讲人:文继荣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院长、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 |
16:00~16:20 |
主题演讲:类脑芯片 演讲人:蔡一茂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兼微纳电子学系主任,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|
16:20~16:40 |
主题演讲:群体智能演化与优化 演讲人:陈伟能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、教授 |
16:40~17:00 |
主题演讲:移动端智能计算 演讲人:吴 帆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,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|
17:00~17:20 |
主题演讲:精准医学驱动的深度学习医疗影像定量标记物研究 演讲人:吕 乐 IEEE Fellow,阿里巴巴达摩院(USA)医学人工智能负责人 |
国际青年“菁英荟”演讲嘉宾
郑纬民 |
|
|
中国工程院院士,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,曾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第十届理事长。长期从事并行/分布处理、大规模数据存储系统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。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、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,国家发明二等奖1次。201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。2016年获ACM戈登.贝尔奖。与合作者一起发表论文530余篇,著作10部。教学方面长期讲授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,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;已编写和出版计算机系统结构教材和专著10本。 |
主题演讲:从头研发先进的系统软件 演讲摘要:围绕系统软件,报告高性能分布式文件系统和基于NVMe SSD的数据库系统,表明从头构建先进的存储系统软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,外国年轻人能做到的,中国年轻人也能做到,只要中国年轻人愿意从头开始做,中国的存储系统就会越来越好。 |
张 彦 |
|
|
欧洲科学院院士,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,挪威工程院院士,IEEE/IET Fellow,挪威奥斯陆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。2018-2020连续三年全球“高被引科学家”,2021/2020年Guide2Research TOP 1000计算机科学和电子领域全球顶尖科学家榜单。现任IEEE绿色通信与计算技术委员会主席,IEEE通信学会杰出讲师, IEEE车载技术学会杰出讲师,IEEE车载技术学会Fellowship 与Scholarship评选委员会委员,11个IEEE Transactions/Magazine顶级期刊编委。 |
主题演讲:数字孪生赋能物联网 演讲摘要:展示近期带领团队在数字孪生(DT)赋能物联网(IoT)这一崭新领域的研究成果。通过融合机器学习,进一步智能化物联网,能提升网络在低时延、数据隐私保护和节能等关键方面的表现。并且概述DT的基本概念和建模方法,讨论将DT应用在诸如数字孪生边缘网络、6G、车联网、空地一体化网络、工业物联网等典型场景时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。讨论在该网络架构下,计算卸载、边缘关联、资源优化等关键技术所产生的新问题,以及该领域的一些未来探索方向。 |
李向阳 |
|
|
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与智能学部常务副部长,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执行院长,ACM Fellow及杰出科学家,IEEE Fellow,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物联网安全项目首席科学家。获评ACM Fellow,IEEE Fellow, ACM杰出科学家。曾担任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助理教授,副教授,教授。曾任清华大学 EMC讲席教授。获伊利诺伊大学计算机硕士、博士,清华大学计算机本科学位。李向阳教授一直从事智能物联网、物联网和数据安全隐私、数据共享和贸易等方面的研究。10余次获得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。 |
主题演讲:工业互联网最后一公里: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 演讲摘要:工业互联网作为下一代工业基础设施,将重塑整个工业生产制造体系,形成设备上网、企业上云、远程管控的新型智能制造体系,并且提出工业互联网最后迫切需要新“四化”,即设备、人、环境、生产过程等的体系化、融合化、标准化和平台化。 |
文继荣 |
|
|
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院长、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。长期从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工作,担任国际会议SIGIR 2020程序委员会主席、国际期刊ACM TOIS和IEEE TKDE副主编等。曾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和互联网搜索与挖掘组主任。2013年入选国家“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”特聘专家,2018年入选首批“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”,2019年担任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。 |
主题演讲:超大规模多模态预训练改变了什么? 演讲摘要:从视觉和语言的关系出发,利用互联网产生的千万甚至上亿的成对图片与文字,用自监督的任务完成一个目前最大的中文通用图文预训练模型悟道∙文澜,由此去初步探索AI在多模态环境中学习语言的可能性。 |
蔡一茂 |
|
|
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兼微纳电子学系主任,教授、博导,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及教育部“长江学者奖励计划”青年学者资助,国家存储器产业联盟副理事长,北京市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源学者。2006年至2009年在韩国三星电子存储器研发中心任高级研究员。2009年加入北京大学,长期从事存储器及类脑芯片技术研究,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内的多项国家级项目,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。担任《中国科学》、《集成电路产业全书》编委等学术职务。 |
主题演讲:类脑芯片 演讲摘要:围绕神经拟态器件,指出硬件是AI发展的关键瓶颈,AI芯片研究是目前的热点,其中神经拟态芯片性能是目前市场上最优芯片,且基于忆阻器等神经形态器件及其类脑架构具有重要意义。神经形态计算系统的核心问题有两点,一是能否大规模集成式关键,如何进一步减小器件种类,提高集成密度;二是关于类脑应用的挑战及解决方案,即需要实现从器件及系统(算法)的协同设计。 |
陈伟能 |
|
|
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、教授。主要研究方向是群体智能与演化计算。2016年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, 2018年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,2019年主持国家首批科技创新2030“新一代人工智能”重大项目,IEEE广州分会副主席,国际期刊IEEE TNNLS及Complex and Intelligent Systems副编辑。 |
主题演讲:群体智能演化与优化 演讲摘要:针对大规模不可分割的优化问题,报告基于分段支配学习机制和分层学习机制的大规模进化算法,提高算法在高维环境的有效性;针对部分可解耦的优化问题,尤其是基于图的大规模优化问题,报告基于网络划分的协同演化方法;最后进一步结合并行分布式计算环境,报告基于池模型的资源自适应分配协同进化算法,提高算法的可扩展性。 |
吴 帆 |
|
|
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、博导、副系主任,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。在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、端智能计算、博弈论算法与应用等领域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,现任TMC、TOSN、TNSE、COMNET、JCST等期刊编委,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、ACM中国新星奖、CCF-腾讯犀牛鸟卓越奖、CCF-Intel青年学者提升计划等。
|
主题演讲:移动端智能计算 演讲摘要:通过比较云智能的约束,展示端智能的优势,指出移动端智能目前还存在设备资源受限且差异化大、数据异质性高,终端用户可靠性低、移动端开发环境欠缺等四个挑战问题,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应从高效框架、精准算法、可信终端以及开源框架四个方面着手。 |
吕 乐 |
|
|
IEEE Fellow、MICCAI Board Member, 阿里巴巴达摩院医学人工智能负责人。曾任NVIDIA资深研究经理,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临床中心资深研究科学家,西门子美国研究院(Siemens Corporate Research)资深科学家,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科学哲学博士,AAAI,MICCAI、CVPR领域主席。研究方向为医学影像分析,计算机视觉,机器学习,深度学习。 |
主题演讲:精准医学驱动的深度学习医疗影像定量标记物研究 演讲摘要:技术要做医疗的赋能者,通过对骨折、骨质疏松以及脂肪肝、肝硬化等病例的医疗影像定量标记物的研究,展示如何通过计算使得诊断病例更简单,降低看病成本。 |